海州便民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体育健康、商旅生涯、热点新闻、生活百科、房产家居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08-19 15:52:01
2010年12月的一个深夜。
一个68岁的老人,睡不着觉,带着儿子上山巡查。
他们来看树,老人说,这是他们家的“摇钱树”。
老人没有梦游,也不是在说梦话。
图-温贤湘与儿子查看树木
他种的这些树,如今每一棵价值都在10万左右。
这样的树,他种了880亩。
然而,为了种植这些树,他曾借债1200万,搞得妻离子散。
那么,这些树到底是什么树?为何那么值钱?
老人是如何发现这些商机,并坚持下来的?
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位68岁老人的商业创奇。
辞掉铁饭碗,借债900万
这位老人,名叫温贤湘,家住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马路村。
图-温贤湘
虽然温贤湘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民,但是提起他的名字,村里人都会说:
“这个老头胆子大,敢干事。”
1984年之前,温贤湘是灰寨镇的办公室主任。
图-温贤湘
那个时候的温贤湘30岁,三十而立,工作简单,生活平淡。
但是,温贤湘骨子里却有一股闯劲,喜欢折腾,这种坐办公室的日子显然不适合他。
1984年,温贤湘在工作中接待了一位农业专家来他们镇上考察。
这次机缘,注定要改变温贤湘的下半生。
图-温贤湘的家乡
当农业专家看到他们这里的环境的时候,由衷地感叹:
“揭西真是好地方啊。”
这里有优越的山林环境,并且气候独特,是典型的“世界小阳春气候”。
此外,农业专家还说,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最适合种植青橄榄。
图-青橄榄
正所谓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
农业专家的这句话,点醒了温贤湘。
一不做,二不休,他打算辞职创业。
于是,温贤湘不顾家人的反对,果断辞掉了自己铁饭碗的工作,开始创业。
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包山头。
那个时候,揭西地区有很多荒山,无人问津。
别的农民都是忙着种地,谁会要这些荒山呢。
温贤湘却做了第一个敢于“吃螃蟹的人”。
虽然那个时候承包山地比较便宜,但是温贤湘胆子果然很大,一口气就打算承包1000亩。
承包山地再加上采购树苗,需要大量的资金。
温贤湘靠着一点人脉关系四处借钱,前后借款超过900万。
之后,温贤湘就过上了创业和还债的日子。
一场意外,犹如当头一棒
那个年代,种植青橄榄的人并不多。
温贤湘几乎是第一批创业的人。
他赶上了时代的红利期。
但是,从种下树苗,到果实成熟需要时间。
温贤湘早出晚归,天天上山,细心地照顾着这些“宝贝”。
图-橄榄苗
得益于这里独特的气候和环境,温贤湘的果树成长状态远高于其他地区。
终于,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,温贤湘的青橄榄终于卖上了价。
从1984年到2004年,20年的时间里,温贤湘的生活一直在重复:
种树,卖钱,然后还债。
图-温贤湘
不得不说,温贤湘不但胆子大,而且还是个有耐心的人。
如果换作别人,别说20年,恐怕坚持2年就放弃了。
到2003年的时候,温贤湘的身上仅剩下了200万的债务没有还清。
千里远征,眼看就要胜利,然而一场意外的危机正在悄悄逼近。
图-温贤湘
这场危机不但打破了温贤湘还清债务的梦想,还几乎把他逼上绝路。
2003年,温贤湘的青橄榄再次迎来大丰收。
温贤湘在心里盘算,过了这个丰收年,自己终于可以喘口气了。
然而,当地的橄榄产业却出了一件大事。
图-温贤湘上树采摘
那个时候,揭阳当地种植橄榄的农户已经越来越多。
当地人种植的橄榄都是一种叫“土橄榄”的橄榄。
这种橄榄吃起来比较涩,只能加工成果脯。
2003年,当地的橄榄加工厂在加工的时候,甜蜜素添加量严重超标。
事情被曝光后,当地的农户也受到严重影响。
图-土橄榄加工
受此事情影响,当地“土橄榄”的收购价格从以前的3元一下子降到了几毛钱。
对温贤湘来说,这件事无疑是当头一棒。
那一年,温贤湘不但没挣到钱,反而又亏了几十万。
新债旧债,68岁苦苦坚持
因为这场风波,当地的橄榄产业也受到重创,橄榄烂到地里都没人要。
温贤湘的家里更是不好过。
当时的温贤湘已经68岁。
旧债加上新债,身上背负着200多万的债务,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。
图-温贤湘的妻子
就在这时,很多债主担心风险,也都纷纷上门讨债。
温贤湘妻子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说:
“那时候整天提心吊胆,电话一响,感觉心都要掉下来,因为电话一响,肯定就是要债的。”
图-温贤湘的妻子
作为一家之主的温贤湘更是伤心难过。
他说那个时候自己也偷偷哭过。
白天的时候自己苦苦撑着,到了晚上,一个人的时候就会默默流泪。
一个68岁的老人,就这样艰难地支撑着。
图-温贤湘
因为要帮父亲种植橄榄,温贤湘的大儿子都30岁了还没跟父亲分家。
大儿子温华涛说,那段日子真是抬不起头来。
“口袋里经常都是一分钱都不剩,平时生活费都要向人借。”“每次借钱,都是一百两百的借,搞得身边的人都瞧不起自己。”
图-温贤湘的儿子
这场风波之后,家里所有人都劝温贤湘改行,不要再种橄榄了。
但是温贤湘心里一点都不甘心。
他觉得自己走的这条路一直都是对的。
在他看来,这次风波只是一场意外,自己并没有输。
图-温贤湘
此时的温贤湘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出路,好让自己能够再次翻身。
于是他开始四处考察,寻找机会。
200多万债务和行业危机,让温贤湘家里上上下下弥漫着一股悲观情绪。
然而就在这时,温贤湘却突然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。
发现新奇水果,闹得妻离子散
温贤湘郑重其事地告诉家里人,自己要再借300万。
听到这个消息,家里人都感觉他疯了。
全家没有一个人支持他。
温贤湘向家里人解释,说他经过考察,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橄榄,这种橄榄市场售价高达几百元一斤。
温贤湘坚信,这种橄榄将是他翻身的唯一机会。
图-温贤湘
但是要引进这种橄榄,就需要再拿一笔钱,算下来至少300万。
那么究竟是什么橄榄这么值钱呢?
这里需要科普一下。
当时,在我国,橄榄主要是广东福建等地种植,品种很多。
温贤湘和当地农户种植的橄榄是当地的“土橄榄”,不能直接吃,只能加工成果脯。
图-土橄榄
而这次,温贤湘打算引进的是一种全新橄榄,叫做“三棱橄榄”,可以直接吃。
这种橄榄是橄榄中的珍品,被称为“橄榄之王”。
不光外形独特,口感也很好。
图-三棱橄榄
因为产量少,口感好,这种橄榄在一些市场卖到了500元一斤。
春节期间甚至能卖到七八百一斤,是普通橄榄的几十倍。
但是这种“三棱橄榄”产量非常低,只在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的金灶镇有种植。
据说当时整个潮汕“三棱橄榄”一年的产量才几万斤。
图-三棱橄榄报道
但是“三棱橄榄”种植起来非常困难。
这种橄榄对温度的要求非常苛刻。
每年四月份的时候,这种“三棱橄榄”才会出穗。
但是4月份后南方温度逐渐升高,“三棱橄榄”只长枝条,不长果子,所以导致“三棱橄榄”产量很低。
产量低只是导致“三棱橄榄”价格贵的原因之一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“三棱橄榄”在潮汕地区不是一般的水果。
在潮汕人眼里,这种橄榄寓意吉祥,是专门用来款待客人或者送礼的高档水果。
有些潮汕人甚至说:
“客人来了不喝酒,三棱橄榄就足够。”
所以,“三棱橄榄”市场前景广阔。
那个时候,网络不发达,信息闭塞。
在温贤湘的老家揭阳地区,没人种这种橄榄。
温贤湘考察一番之后,感觉抓到了翻身的救命稻草。
如果把之前种植的1000亩“土橄榄”改成“三棱橄榄”并不容易。
温贤湘请教农业专家,决定采用嫁接的办法。
图-温贤湘与儿子
嫁接“三棱橄榄”就需要用到“三棱橄榄”的老枝。
但是这种枝条却贵得惊人。
因为在那些种植“三棱橄榄”的农户看来,自己的树就是“摇钱树”,出售枝条就等于砸了自己的饭碗。
温贤湘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愿意出售的人。
一根50厘米长的“三棱橄榄”老枝就要200元。
图-温贤湘
一棵树嫁接40根枝条,那就是8000元。
温贤湘打算先嫁接300棵,再加上其他费用,算下来需要300万。
此时,别说是300万,家里连3万也拿不出来。
家里人一致反对,温贤湘只能四处借钱。
图-温贤湘
据温贤湘村里的人回忆,那个时候,温贤湘在村里名声很不好。
因为借钱,温贤湘把全村的人都得罪了。
所有人都认为这个68岁的老头是个怪物,疯子。
村里人在路上见到温贤湘,都是绕着走,唯恐他借钱。
图-温贤湘
村里其他老人,到了68岁,不是在养老院,就是在家抱孙子,安享晚年。
然而温贤湘却还在折腾着。
都已经负债200多万,却还想着再借300万。
因为借不到钱,温贤湘把家里在镇上的房子卖了,只卖了5万元。
这个房子是留给小儿子结婚用的。
妻子知道后,一气之下离开了她,去广东女儿家住。
大儿子和小儿子也因为家里没钱,只能选择去广东打工。
图-温贤湘的儿子
更重要的是,两个儿子都担心,老爹温贤湘已经68岁了,万一这次没成功,将来老爹去世了,几百万债务就会落到他们当儿子的头上。
所以,他们不想跟着老爹温贤湘折腾了。
房子没了,家人也都离开了,只剩下了温贤湘一个人。
图-温贤湘住的破房子
这一次,温贤湘真的是众叛亲离了。
他成了孤家寡人,在自己种的林子里,搭了一个破房子,一个人住了进去。
接下来,他该如何凑够300万呢?
贵人相助,埋头种树
正当温贤湘走投无路的时候,一个曾经的老友来帮助他。
这个人叫林少庭。
图-林少庭
作为温贤湘的朋友,林少庭很清楚温贤湘的为人,林少庭说:
“一个68岁的老人,敢卖掉房子,借300万再创业,只有温贤湘有这个恒心。”
另外,农业出身的林少庭也非常知道“三棱橄榄”的价值。
温贤湘借不到钱,林少庭就动用所有的关系帮他借钱。
经过一年的时间,林少庭东拼西凑,终于帮助温贤湘凑够了300万元。
有了钱,温贤湘的300棵橄榄树终于嫁接上了“三棱橄榄”。
图-温贤湘
从嫁接成功,到结出果实,需要3年的时间。
温贤湘苦苦地等待着。
他经常一个人在果园里走来走去。
这个68岁的老人不但没有被生活打倒,反而越挫越勇。
在一个人看守果园的3年里,他是孤独的,也是快乐的。
每天,都要一个人在1000亩的果园里来回巡查,他甚至创作了一首歌激励自己:
“一天天,一夜夜,一年又一年”“虽然是辛苦,但我心里甜”“多少困难从我脚下过,一步一步我总是走向前”
图-温贤湘
2007年,温贤湘的“三棱橄榄”终于要结果了。
本来预计第一年可以收获1000斤果子,按照500元一斤,赚个50万不是问题。
然而,意外又出现了。
当园子里其他“土橄榄”都已经硕果累累的时候,嫁接的300棵“三棱橄榄”花都没有。
等到收获的时候,300棵“三棱橄榄”只收获了几十斤果实。
为了种植橄榄,温贤湘从1984年到现在,已经投入了1200万元。
如今,没还清的还有500多万,每个月的利息都要几万元。
村里人都嘲笑他说:
“温贤湘借的钱,比他橄榄树的叶子都多。”
到头来,“三棱橄榄”就结了几十斤果子,这实在让人无法接受。
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?
父子协力,力挽狂澜
此时的温贤湘想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。
大儿子温华涛跟着父亲种橄榄十几年,技术比父亲还老练。
如果有他们帮忙,或许能找到问题所在。
远在广东的两个儿子离家多年,听说父亲再次失败,马上赶了回来。
图-温贤湘的儿子
大儿子温华涛告诉父亲,可以用“环割”的办法提高“三棱橄榄”的产量。
“环割”是一种专业种树方法。
在橄榄树六七月份的时候,在树干上用刀子“环割”一圈,可以减少树梢的生长数量,把有限的养分集中在果实上。
在两个儿子的帮助下,第二年,300棵“三棱橄榄”终于迎来大丰收。
平均一棵树可以收获50斤“三棱橄榄”。
最多的几棵树,可以产300斤橄榄,市场收购价15万。
温华涛激动的说:
“像这种大点的橄榄树,可以换一辆小汽车。”
图-温贤湘采摘橄榄
因为“三棱橄榄”十分贵重,在温贤湘的果园里有一个特殊的装置。
每棵橄榄树在结果的时候,树下面会拉起一张黑色的网,保护每一颗掉下来的果子。
温贤湘说:
“这每一颗果子,掉下来就是10块钱”“这些,都是我用自己的老年生活换来的。”
图-温贤湘在捡网布上的橄榄
后来温贤湘扩大了种植规模,1000亩果园里,880亩都种上了“三棱橄榄”。
如今,温贤湘的果园是全国最大的“三棱橄榄”种植基地。
他不但还清了所有的债务,还成立了果园产业公司。
图-温贤湘
当温贤湘改种“三棱橄榄”的时候,他已经68岁了。
一个68岁的老人,远离舒适的养老生活,背负债务,二次创业。
这样的胆量和魄力,让许多年轻人也自愧不如。
图-温贤湘
从辞掉铁饭碗工作,到第一次创业失败,再到第二次创业成功,这个68岁的老人每一次都在把握商机。
当商机出现的时候,他又不断坚持,不轻言放弃。
正因为有了常人不常有的魄力,他才取得了常人不常有的成功。
对温贤湘的成功你怎么看?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